“1+6+N”释放基层治理效能 浈江:“小物业”牵动“大民生”
今年以来,车站街收获了不少辖区群众的真心赞誉。在街道综治中心,挂着一面写着“群众点单诉需求,首席接访解民忧,排忧解难暖人心”的锦旗,这是广铁一线小区业主代表为答谢车站街妥善解决了由物业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矛盾纠纷,专程送上的锦旗。锦旗的背后是广铁一线小区业主满满的信任和肯定,也是对车站街道首席接访员工作的高度认可。
广铁一线小区原是铁路单位小区,“三供一业”改革后,由地方政府接管,由于小区设备老化严重,维修成本和业主投诉率高,且老年人居多,收取物业管理费用难度较大,旧物业公司到期撤场后,一直没有新的物业公司愿意接管。小区由此进入无物业管理服务的状态,居住环境卫生不断变差,车辆乱停乱放、消防通道被占用等问题层出不穷,部分小区业主因不满停车收费问题,曾出现了一个月报警17次的情况。
车站街道综治中心接到该纠纷后,首席接访员孔明杰秉持着“履职尽责、为民解忧”的工作原则,立即组织车站街物业调解委员会对该纠纷进行分析研判,并及时启动专家引流工作机制,邀请区住建局第一时间介入,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问题根源进行研判分析。首席接访员引导小区业主积极推动该小区通过法定程序引进专业化物业服务公司入驻管理,区住建局做好政策解释工作,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历时9个多月,成功选举产生了广大业主认可的新物业公司进场提供管理服务,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是该街道综治中心发挥首席接访、专家引流工作机制效能,化解难事的一个缩影。
“遇到这一类物业纠纷,我作为首席接访员,坚持首问负责制,首先会明确专人跟进,开展前期摸排,了解群众诉求,掌握争议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调解;同时,我们街道不仅组建了矛盾纠纷化解专家团队,有对应的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还整合资源,发动妈妈调解队、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供群众点单化解纠纷。”车站街道首席接访员孔明杰介绍道。
车站街地处老城区,人口稠密、商居混杂、老人群体占比较大,老旧小区和物业弃管小区占半数以上,拖欠物业费、漏水跑水、私搭乱建、噪声扰民、停车难、清扫保洁、水电暖维修等物业纠纷较多。今年以来,车站街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打破壁垒、优化配置、畅通渠道,推进首席接访、群众点单、专家引流等工作机制有效落地落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