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市场监管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
2021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努力推动市场监管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现将我局2021年度法治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力加强学习宣传,强化法治政府理念
一是切实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普法学习。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宪法》、《民法典》、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党内法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年度学法的目标要求、重点内容,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强化法治思维,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依法行政。二是积极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组织保障。调整韶关市浈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下设办公室,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夯实组织基础。三是认真组织依法行政工作。按照区政府、市局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党组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工作情况,督导法治机关建设扎实推进。
二、大力加强职能履行,确保重点工作落实
(一)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防范和打破垄断格局。
一是开展砂石渣土运输管理领域反垄断排查调查和有关行业协会违法收费专项检查行动。二是开展招标投标领域政策措施抽查,重点对3个部门进行检查,三是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复核,复核文件5份;四是持续开展违法违规的涉企收费、检查、摊派事项和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全面清理。督导14个成员单位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的文件进行自查;五是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对3个行业协会检查。上述5个行动未发现我区有违反规定的问题,促进我区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稳步向好。
(二)落实登记制度改革,着力营造营商环境。
我局积极探索改革新举措,突出“马上办、就近办、代你办、零成本”,力保商事登记提速增效,便民利企保增长,履职尽责监管保安全。一是实行“点对点”优化服务模式,打造部门联动登记新平台,创新制定了《浈江区加强部门联动“点对点”优化商事登记服务工作方案》,发挥“就近办”“代理办”的高效便民的优势,加快执照办理向基层、功能区(开发区、园区、集聚区)和银行网点延伸,在全区形成共同支持企业创业发展的合力。二是实行预包装食品销售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证“证照同办”,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缩短了办理时间。三是全面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除登记费用免费外,开办企业刻章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企业开办全流程零成本。至2021年,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25894户,各类型企业7629户,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7.92%、41.49%,市场主体数量在全市位居第一位。共有各类食品经营主体6896户,小作坊89户,药品(零售)主体141户,二类医疗器械经营主体备案229户。
(三)落实企业合规建设,规范互联网服务。
一是推动市场主体年度报告落实。采取重点督办,多轮催报,督导企业开展年度报告,企业年报实报数为6538户,年报率为95%。二是开展失联企业清理。对市场主体年报数据进行梳理,依法对228户失联企业吊销营业执照。三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对205户企业年度报告、公示信息进行抽查,对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36户的企业、公示信息与实际不符的42户企业,列入异常,在“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公示抽查结果。四是开展网监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26人次,网上检查网站、网店530个次,实地检查网站、网店经营者20次,立案查处1宗。
(四)落实标准化清单,着力推进依法履职
一是持续梳理本部门承担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奖励、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服务等事项,特别是更新完善机构改革后划转的职能,形成本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共梳理行政许可、检查、执法、服务事项数据1100条。二是在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内开展事项梳理工作, 形成本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173项、201小项,检查实施清单完成率达到100%。对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数据标准》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向区政务大数据中心汇聚监管行为、监管对象、执法人员和“双随机、一公开”等各类监管数据。三是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政务服务改革有关工作部署,开展镇村事项目录标准梳理,分4批完成47项事权下放到镇村,并完成在省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的延伸。四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构建统一服务标准。将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基础工程,推进同一事项实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提高审批服务效能。经梳理,我局共有行政许可事项112项,依申请事项157项,公共服务事项10项,共279项,并及时公示事项服务标准,以一个标准对外提供服务。
(五)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着力守护市场领域安全
一是督促落实重点场所防疫措施。持续推进农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场所的环境整治,利用宣传小喇叭强化宣传引导,落实“1110制度”和个人防护措施,指导餐馆饭店规范群体性餐饮服务行为。开展接种疫苗专场接种3次,推动重点人群接种7000剂次。二是加强冷链食品环节监管。运用“冷库通”系统,提高追溯能力,开展进口冷链常态化监测,共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4953批次,开展“周五查冷库”行动,发放告知书105份,立案查处1宗。三是发挥药店哨点作用。重点检查药品实名登记报告制度落实情况,对没有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的药店严格要求整改。四是开展专班应急演练。防控专班桌面推演进口冷链食品阳性应急处置,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三、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全方位开展学法用法,促进普法社会化。
一是抓好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开展“双周讲坛”、业务例会、读书活动,领导干部讲党课、讲业务课,开展工作讲评,提升队伍业务能力,局长带头开展领导干部到基层所、进企业开展“夜访”活动,解决基层和企业的实际问题。制定“党建引领,效能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监管有我、党员先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消费安全监管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班子其他成员、下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级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二是组织干部职工在韶司在线进行学法,学习宣传贯彻行政处罚法、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新施行、新修订法律法规,国安法线上考试参考率,优秀率均100%;组织参加省《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法律知识竞赛,参加第二届市场监管法律知识竞赛,平均分达96分,受到市局通报表扬。三是开展多途径普法。以约谈会等形式,组织行业经营者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面向企业、学校、消费者,举办20场有关消费维权、食品安全、药品器械、特种设备、知识产权、“双打”等方面普法培训和宣传,培训企业员工达1390人次,学生2600人次,发放资料8760份。广泛宣传方面法律法规及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动态,彰显法治权威、营造法治氛围,凝聚法治力量。
(二)落实制度程序,着力推进决策法治化
一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印发实施《浈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试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二是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制定印发我局工作规则、党组工作规则和会议制度,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工作原则,规范和监督决策行为。三是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制定印发《浈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法制审核制度》、《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工作制度》等制度文件,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四是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选聘1名律师担任我局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我局重要法律事务,推动各项行政决策和行政管理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四是加强内部监督。高度重视法制审核、听证工作在内部层级监督中的抓手作用,共办理案件审核396宗,集体讨论31宗,直面问题,加大纠错力度,重点就履职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法律适用等倾向性问题进行纠正,规范执法行为,为行政执法程序合法,事实认定清晰、法律适用正确,文书填写规范提供保障。
四、立足市场管理职能,全面加强依法治区工作
(一)严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一是开展食品药品抽检工作,共完成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31887批次,食品监督抽检580批次,药品抽检42批次、化妆品8批次、医疗器械4批次。二是开展食品药品各类专项整治检查,有效规范了我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行为。三是广泛开展宣传,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派发各类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12000多份,培训3500多人次。
(二)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一是认真开展日常安全监督检查专项整治工作。以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和危险化学品相关环节使用的特种设备为重点排查和治理工作。二是开展叉车、电梯鼓式制动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起重机械、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和检验单位等专项整治工作。三是加强重要时段安全保障工作。保障重要节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加强对景区景点、游乐场所,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等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抽查设备734台(套),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84份,处理群众投诉52宗,立案4宗。组织特种设备应急演练13场。
(三)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管,严厉打击涉成品油违法行为,对8家加油站进行油品质量监督抽查17批次,全部合格。二是组织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钢筋、水泥、电线电缆及其他建材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对我区1家获证建筑钢筋生产企业及11家销售门店进行现场检查。三是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工业产品)监管工作,组织开展重点防疫应急物资、塑料购物袋监管、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专项行动。四是继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108户次。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广告监管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和广告法律宣传。开展知识产权日、宣传周、进校园,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暨中国专利周宣传,向经营户《商业广告宣传用语的告诫书》1350份。加大对企业人员知识产权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二是推进地理标志用标工作,指导企业申请“浈江山茶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立案查处10宗。
(五)强化各类市场秩序监管
一是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195家企业通过年度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二是强化价格监管,抓住重点领域,每日价格监测和重大节假日价格检查,确保市场价格安全稳定。三是深入推进消费维权工作,2021年1月至11月共受理消费者各类投诉3157宗,受理举报案件线索534宗,接待消费者来访来电600 多人次,全部投诉做到依法依规处理,按时回复。
五、存在不足和明年工作安排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对投诉举报的回复存在不及时,内容不完整,投诉人有复议;执法公开的及时率不高等问题。需要持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加强内部督促与检查,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储备,提升依法行政意识和工作效能。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我局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推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二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努力夯实法治建设基础;四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切实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五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全面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六是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有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七是建立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有效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八是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建设。
法治政府建设任重道远,我局将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不断强化法治思维,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法治政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