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坪镇:“三个聚焦”创建工矿文化特色小镇
【花坪动态】
花坪镇:“三个聚焦”创建工矿文化特色小镇
花坪镇紧扣党的建设工作主线,围绕“党建引领立镇、现代农业兴镇、特色产业强镇、镇村提升美镇”的目标任务,全力创建“产业兴、生态美、旅游旺、民生优、活力足”的工矿文化特色小镇。
一、聚焦“层层压实”,坚持打基础、优体系、强组织,立足发展格局,握“风向标”奠定“发展基调”
一是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责任工作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在镇、落实责任在村”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启用“1+N”工作模式,即1名挂点领导,N名工作人员组成联系村工作组,落实“岗位在村、阵地在村、责任在村”工作机制,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担。二是开展村民小组规范管理行动,建强“基层末梢”。联合成立党小组或党支部14个,涵盖38个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党组织覆盖率达100%。现建立联合党支部的村小组有23个,成立党小组的村小组有19个。在已建立党组织的村民小组中,村小组党组织书记由村“两委”干部兼任的有28个,目前,村民小组长共有35人,其中党员比例为26%。三是开展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行动,建强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行“组账村监镇管”制度,落实村民小组公章统一管理,不定期对各村进行督导检查;大力开展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行动,因地制宜盘活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共召开软弱涣散整顿工作会议4次,联村区领导到村指导相关工作5次,整顿工作组合力帮助花坪村梳理产业发展项目6个,基础设施项目16个。
二、聚焦“提质增效”,坚持育人才、树模范、惠民生,解决急难愁盼,让“急难愁盼”实现“点上破冰”
一是开展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赋能提质行动,优化服务质量。辖区内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均按照“一厅五区多室”配置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构建开放度高、功能齐全、上下联动的党建服务平台,随时随地在村民微信群等线上载体响应居民需求并高效解决,形成民情民意自下而上汇集、优质服务自上而下落实的联动格局。二是开展深化发展党员“村培镇管”行动,建强农村党员队伍。以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优秀妇女、退伍军人、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等群体中的优秀青年为重点,建立农村发展党员优秀人才库,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发展党员指标任务。近三年来,我镇共发展村民小组长、副组长党员共3名,其中包括1名积极分子,2名正式党员,涵盖了村小组组长、双百社工、三支一扶、在职公务员等,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三是积极组织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辖7个村(居)划分三级网格,党员挂牌户数达200余户,给村民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实现党组织服务触角全覆盖。2023年以来,7个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共办理线上线下业务数量累计1000余次,日均办事6件,完成调解30余件,办理满意率保持在100%。共开展活动30余场次,出动志愿队伍50余支、志愿者1000余人次,帮助解决群众“微心愿”、“小愁盼”。
三、聚焦“产业发展”,坚持抓机遇、优规划、激活力,突出项目引领,从“小切口”点亮“美丽经济”
一是抢抓发展机遇,做好资源调查。启用“1+N”工作模式,即1名挂点领导,N名工作人员组成一个工作专班,积极对接自然资源部门,通过查看图斑、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全方位梳理建设用地、农用地、煤矿废弃地等重要资源及曲仁矿闲置厂房、各村社区闲置房屋等重要资产存量、状况、价值等情况。截至目前,全面摸清镇村两级可利用资源、资产30处。二是凝聚团队力量,做好土地流转。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党员包户”的工作制度,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情夜访等形式,讲解土地流转政策。针对土地流转重点户、难点户,采用“一户一策、一人一措”的工作方法,收集梳理并联合多个部门深入解决群众诉求。目前,花坪镇累计整治撂荒耕地2085.95亩,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450亩,流转耕地350亩。三是着眼本土优势,推进项目落地。长地头村稻果蔬轮作--草莓种植项目建成40多亩大棚,日均收获草莓约500斤,累计带动周边农户30余人就近就业;乡村振兴车间——轻加工小微企业基地项目一期引入社会资本2800万元,建成5000多平方米厂房,准备吸引企业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