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市场监管局多维度守护端午节“舌尖安全”
端午将至,粽叶飘香。随着节日消费市场逐渐升温,食品安全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浈江区市场监管局围绕群众关心关切食品安全问题,从监管执法、抽检检测、宣传引导三个维度精准发力,织密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保障全区人民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
一、强化监管,稳固风险防控链
结合节日消费特点和辖区实际情况,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各镇(办)开展肉制品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生产加工单位,强化源头管控,并加强农贸市场、景区周边的食品经营场所监管,查看肉制品进货来源、储存条件、加工流程等关键环节,严格查验肉制品“两证一报告”,着力打击来源不明、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在农村市场整治中,大力整顿“三无”食品、过期变质、山寨产品及虚假宣传等的违法乱象,斩断假冒伪劣食品向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流通的链条,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
“肉制品和农村食品专项整治是今年市场监管领域的工作重点,也是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举措。端午将至,我们市场监管部门与镇办综合执法队在专项行动的合作上更加紧密,截至5月27日,共排查生产经营单位356家次,发现的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区市场监管局食品股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梳理线索、排查隐患,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立案查处,以强有力的行动坚决保障市场秩序稳定。
二、双层抽检,织密安全监控网
区市场监管局结合节日消费特点,以生产加工单位、商场超市、餐饮单位制售的粽子为重点,开展端午节前专项抽检,覆盖本地经营单位手工制售及外地品牌的粽子,并进一步扩大抽检范围到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消费食品。截至5月27日,完成端午节前抽检146批次,有效监测了应节食品的安全状况。
为进一步听取民声,回应群众关注,浈江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发布投票链接、现场扫码等方式广泛征集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品种和检测项目,已收到3000余份调查问卷。后续将根据最终投票结果,针对性抽取45批次食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将在政府公共平台将对外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除了常规的执法抽检,快速检测早已在辖区多个农贸市场普及,持续守护群众菜篮子安全。快检人员每天在市场采样蔬菜、水果、肉类等食材开展快检,重点筛查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项目,检测结果当天也会在市场公示栏公示,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
“现在买菜前看到有检测,有结果,心里更踏实了。”正在挑选蔬菜的市民对快检工作给予认可。据统计,5月以来,浈江区21个农贸市场累计开展快筛检测15000余批次,合格率超过99%,不合格产品均依法进行了处理。
三、关注宣传,构筑全民防护墙
5月中旬,浈江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曲仁办事处在曲仁园市场开展了一期食品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并提供农产品“你送我检”快检便民服务。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设置咨询台、悬挂横幅标语、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趣味问答等形式,向过往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重点针对如何挑选粽子,不同类型食盐、酱油的区别,如何预防野生菌中毒等实用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现场演示了“一看二闻三查”的选购技巧。
“你好,这是我刚从市场买的青菜,你们可以检测吗?”
“可以的,今天开展专场宣传活动,我们的快检车也来了,可以现场提供免费检测的便民活动,麻烦您稍等,这边可以了解一下我们的食品安全知识。”
“那我买的葡萄也可以检测吗?”
“可以的,请稍等,了解一下自行采挖野生植物的风险。”
活动得到了周边居民的热情参与,共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手册约1000份,接受群众咨询30余人次,接收群众送检果蔬样品44份,检测了农药残留项目,快检结果均为合格,食品安全知识以面对面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另外,浈江区市场监管局还联合各镇办在农贸市场、超市、村委宣传栏、进山进村路口等显著位置张贴海报600份,进一步扩大食品安全科普覆盖面。
端午的粽香更加浓郁,市场监管的工作人员正以扎实的工作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舌尖上的安全”,让大家吃的放心、过节舒心。
韶关市浈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