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新韶镇陈江村:从“普通村落”到“典型标杆”
在新韶镇陈江村,每一寸土地都迸发着振兴活力:清晨的稻虾基地里,一箱箱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苗,依次被投放到水稻田中,水花溅起书写着丰收的序章;午后的光伏板阵下,阳光被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照亮村集体增收的希望;傍晚的休闲步道上,老人牵着孩童在“四小园”间漫步,晚风送来阵阵花香……这一幅幅鲜活的乡村画卷,正是陈江村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逐步实现全面蜕变的生动缩影。
产业破局:多元模式发展激活增收“新引擎”。
作为传统农业村,陈江村曾长期面临“土地闲置、增收无门”的发展困境。如今,该村以典型村培育建设为契机,锚定“产业兴旺”核心目标,通过创新土地经营模式激活沉睡资源,构建起富民强村的长效增收机制。
步入陈江村的稻虾轮作基地,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稻田和水中自由游弋的龙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令人瞩目。基地负责人指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兴奋地介绍道:“这片曾经撂荒的土地,如今借助‘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的创新模式,摇身一变成了村民的‘聚宝盆’。既种出优质水稻,还养殖出肥美的小龙虾,亩产值突破万元,是传统种植方式的3倍多!”该模式不仅让土地“活”了起来,更让村民端稳了“饭碗”。此外,“聚宝盆”还是村民可靠的“就业岗”。村民老王算起“收益账”:“土地流转每年有租金,在基地干活每天能挣100元,小龙虾丰收季还能多拿加班费,一年下来增收不少!”目前,该基地已提供长期岗位30余个,高峰期临时岗位超50个,成为该村 “产业带就业”的标杆项目。
与此同时,总建设规模为17.88MW的光伏项目,正在陈江村如火如荼地推进。其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创新模式,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的双重收益。“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000万度,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约25万元稳定收入,相当于给村里办了个‘绿色银行’!” 村党总支书记生动比喻道。这一“新能源+农业”的融合案例,也为同类村产业升级提供清晰路径。
环境蝶变:精细治理勾勒宜居“新画卷”
沿着新铺设的柏油路走进陈江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太阳能路灯。道路两侧,村民们自发打造的“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各具特色,相互映衬,趣味盎然。
“昔日,这条道路坑洼不平,夜晚摸黑行走总担心会摔倒;如今,道路平坦整洁,路灯亮直至村口,饭后散步已成为最惬意的享受。”推着婴儿车的村民李大姐,面带幸福笑容述说着陈江村环境的巨大变化。今年以来,该村以“绣花功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出“颜值与宜居并存”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升级是“先手棋”:1.5公里主干道完成“白改黑”,100多盏太阳能路灯照亮村民出行路,3000米 “三线”整治工程有序推进,曾经的“脏乱差”路段变身“整洁美”通道。而“大清大拆”行动更让村庄“脱胎换骨”:累计拆除危旧房屋30余栋、清理乱堆放点60余处、整治沟渠15条。还以“矮墙化”工程为重点,完成30栋农房风貌提升,让老村旧貌焕发新颜。最让村民津津乐道的,要数那19个精心打造的“四小园”和400米长的休闲步道。“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堆放杂物的角落,现在变成了村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负责整治的村干部介绍道。从“废弃角落”到“最美打卡点”,用“小投入”换来了“大宜居”,这些“微改造”不仅提升了村庄颜值,更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治理创新:党建引领凝聚共建“同心圆”
“这条路该怎么修?”“那个矛盾该怎么化解?”夜幕下的陈江村,一场“乡村夜话”正在热闹进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商议着村里的大事小情,干部认真记录建议。“以前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是大家一起商量着干!”老党员张叔的感慨,道出了村内治理模式的深刻转变。陈江村推行“睦邻制”,从无职党员、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中选出一批有威信、有热情的“邻长”,让他们成为政策宣传的“传声筒”、矛盾调解的“润滑剂”。截至目前,通过“乡村夜话”“邻长走访”等方式,村里累计收集村民意见20余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件:小到化解邻里宅基地纠纷,大到规划村庄产业布局,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实现了“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
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更让治理有了“主心骨”:驻村第一书记率先拆除自家围墙推进矮墙化建设;村干部秉持“顾全大局、舍弃小我”的精神,全力协调土地纠纷支持道路修建;后备干部为“四小园”建设拆除自家鸡舍……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成为陈江村典型村治理升级的“核心密码”。
未来可期:振兴路上谱写发展“新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上,陈江村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描绘着乡村振兴的新蓝图:产业发展上,推进“稻虾轮作”二期项目,计划引入“稻虾鸭”共作模式,实现“一田三用、一田三收”,还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联动府管村、湾头村打造集农事体验、生态观光、乡村休闲于一体农旅融合线路,打造“一日游”旅游圈;环境提升上,重点攻坚上坝、鹅颈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村小组,让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果惠及每一位村民。
“我们要让产业更强、环境更美、村民更富!”村党总支书记的话语充满信心。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陈江村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破茧成蝶”,更以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陈江样本”。
如今,漫步在陈江村,忙碌的身影、幸福的笑脸随处可见。这个曾经普通的村庄,正以日新月异的变化,向人们展示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宜居的新陈江,正在宏伟蓝图下加速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