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镇街风采

“百千万工程”点亮民生新图景:光伏雨棚、充电桩与临街商铺的“造血”实践

2025-05-15 11:32:51
来源:曲仁办事处
分享: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曲仁办聚焦民生需求与资源盘活,以光伏充电雨棚、便民充电桩建设、临街店铺出租、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升级与集体经济增收,走出一条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特色发展路径,三年初见成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光伏充电雨棚:“阳光经济”照亮绿色发展路

立足“双碳”目标,曲仁办将光伏充电雨棚作为推动清洁能源应用的重要抓手。在曲仁办事处和区交通运输局停车场,通过整合闲置空间,建成集光伏发电、电动车充电、遮风挡雨功能于一体的光伏充电雨棚2处,其中充电枪20个,能同时容纳34辆小车停放、充电。

这些光伏充电雨棚不仅解决了干部职工电动车“充电难”“停车乱”的问题,更通过光伏发电实现“绿色创收”。据统计,2024年6-12月发电量达到17354.4度电,除满足区域充电需求外,剩余电量并入电网,将为办事处集体带来收益。

屋顶光伏+农贸市场楼顶+摄影者吴小林.jpg

二、便民充电桩建设:破解“充电焦虑”,赋能出行新生态

浈江区曲仁园内,原金建公司在设计小区时未考虑居民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问题,导致小区内有不少电动车乱停乱放,部分电动车还飞线充电,存在不小安全隐患。针对电动自行车快速增长带来的充电需求,曲仁办科学规划充电桩布局。在曲仁园内各个小区,新增充电站点83处,充电端口合计1472个,有效消除“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全方位提升园区安全能级。

为提升运营效率,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与正马新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通力合作,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充电桩使用情况,优化资源调配。

便民充电桩+居民区 (2).jpg

三、临街店铺出租:盘活资产,激活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曲仁办以盘活闲置资产为切入点,积极主动协调市住房保障中心将辖区内非本级70间闲置商铺交予我办全面管理。通过创新招商模式,采取“租金减免+政策扶持”的方式,吸引本地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入驻。个别经商者租用临街商铺开设特色小店,在政府的扶持下,不仅享受了前三个月租金全免的优惠,还获得了创业指导和宣传推广支持。截至目前,临街店铺出租率达70%,带动周边50人创业就业,年租金收入将突破72万元,成为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

70间临街商铺3+富源居+摄影者方晓婷+2025.4.11.jpg

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生态宜居,绘就城乡融合美丽画卷

乡村振兴示范带沿途绿化提升工程让曲仁园面貌焕然一新。在东鹏中学对面建设曲仁林,种植一片山杜英;在茶山居附近乡村振兴示范带种植三角梅、非洲茉莉等植物。同时,清理富安阁居民区门口花寨路旁的水渠,对水渠中的杂草、淤泥等进行整治,让“水清岸绿”成为常态。

如今,示范带沿途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成为了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也吸引了不少居民来拍照打卡,真正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乐”的有机统一。

五、多方协同发力,共绘发展新蓝图

“百千万工程”的亮眼成绩,离不开政府、企业与社会力量的协同推进。曲仁办成立百千万领导小组,统筹项目规划、资金筹措和建设运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撬动社会资本投入500万元;引入专业运营团队,确保光伏雨棚、充电桩和商铺的高效管理。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民生需求融入项目设计,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从光伏充电雨棚的“阳光经济”到小区充电桩的“便民惠民”,从闲置商铺的“华丽蜕变”到集体经济的“稳步增长,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增色添彩”到街道巷陌的“生态宜居”。曲仁办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在“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中交出了一份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答卷。未来,将持续深化创新实践,让绿色能源与优质资源释放更大效能,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