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韶镇:以“三变”促蝶变,乡村旧貌换新颜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浈江区新韶镇在以水口-大陂-东山为轴的“新韶九章”乡村振兴示范带(以下简称“示范带”)提升打造中,以“三变”(即“美丽乡风变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变美丽景区”“美丽景区变美丽经济”)为核心路径,不断探索和实践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提升乡村风貌,促进产业发展。
风尚美助推生态美,美丽乡风变美丽乡村
新韶镇坚持“铸魂”与“塑形”相结合,以美丽乡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铸魂”方面,通过民主制定《村规民约》并广泛宣传,树立遵纪守法、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文明新风;建立党员村民志愿者队伍,党员干部与群众携手并进,共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塑形”方面,以《人居环境整治“1+3+N”行动方案》为轴,持续优化人居环境。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46次,累计发动党员群众超600人次,完成“赤膊”房外立面喷涂刮塑15栋,拆除破旧泥砖房、残垣断壁36处,累计完成外立面改造17668平方米,建成四小园63个。新韶镇通过不断抓典型、立标杆,以少数人带动多数人,将文明乡风与美化家园、乡村绿化紧密结合,打造乡村新风貌。
(上图:大陂村通过外立面提升、绘制墙绘等方式促进乡村风貌带提升。)
(上图:大陂村“四小园”建设初见成效。)
生态美助推景区美,美丽乡村变美丽景区
新韶镇依托“示范带”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文化底蕴,以美丽乡村为基础打造美丽景区。一是大陂村流转闲置低效农用地135亩,建成涵盖科普研学、休闲农旅、户外拓展等功能的“新韶龟谷”文旅科普基地,开发餐饮民宿、研学旅游、团建活动、亲子互动等文旅项目,发展以特色产业为基础的农文旅融合模式。二是水口村打造“山水湾”度假区项目,深挖祈福文化、农耕文化、竹子文化等,将水口三公庙、金沙生态园、香樟古树公园、百亩垦造水田等人文和自然景观特色资源串珠成线,发展以特色文化为灵魂的农文旅融合模式。三是东山村依托华南地区最大的樱花公园,以樱花为主题,全方位融入村庄风貌建设,塑造独特的樱花村品牌,通过开展“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森林、微墙绘”创建,持续提升村庄吸引力。并且正在打造一个集综合展厅、特色民宿及手工作坊等多元设施于一体的旅游集散驿站——“东山驿站”,进一步展示新韶村庄新貌与魅力,发展以特色体验为落脚点的农文旅融合模式。
(上图:位于东山村的韶关樱花公园。)
景区美助推发展美,美丽景区变美丽经济
新韶镇依托美丽景区发展美丽经济,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大陂村新韶龟谷发展起“科普研学体验”“户外烧烤露营基地”“生态农庄”等沉浸式“金龟+”产业,吸引大湾区、台湾省等地游客超2万人次,年旅游营收达400万元,实现基地景点化、景点产业化,变身“美丽经济”。二是水口村持续推进“山水湾”度假区项目建设,在今年承办了“新韶九章杯”徒步赛和浈江区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活动当日均逾千人参加,水口村俨然成为韶关市区居民假日休闲的后花园。此外,正在努力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专业团队将水口村整体打造,带动人流,推动水口农文旅产业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东山村利用“东山驿站”周边的闲置土地,与民间企业家合作共建新韶九章韶鸽产业园,推进规模化种养,构建从育种、养殖、餐饮、加工到文旅消费一条龙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推动“韶鸽”品牌建设。产业建成后,东山村将以“驿站”“肉鸽”“樱花”三大品牌为招牌,显著提升乡村吸引力,将提供近100个工作岗位,促进村民每年增收超500万元,推动村集体经济“活水长流”。
(上图:山水湾夕照稻香景区。)
(上图:东山驿站效果设计图。)
新韶镇的村庄“三变”,以黛山白云为帷幕、驿站韶鸽为背景、遍地樱花为舞台,自然与人文相融合,正在一步步绘就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