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今日浈江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⑤】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绘就法治乡村新画卷

2025-07-11 10:50:09
来源:浈江区司法局
分享:

浈江区司法局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核心引擎,通过三年持续深耕,构建起覆盖全域、精准高效的基层法治服务体系,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织密服务网络:法治资源精准下沉基层一线  

区司法局以统筹调配、规范管理为核心,构建起以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主体,覆盖全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通过与律师事务所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法律顾问的服务内容、标准及考核机制,确保专业法律服务直达村(社区)。截至2025年7月10日,共提供法律服务4671次,其中出具法律专业意见275次,提供法律咨询3160次,开展法治宣传1070场,参与人民调解105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宗,提供其他法律服务37次,有效解决群众在土地承包、婚姻家庭、劳务合同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法律顾问常态化驻村(社区)工作机制的建立,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优质法律服务,真正打通了法治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服务模式:多维赋能基层法治实践  

在“百千万工程”框架下,区司法局推动法律顾问角色从单一法律咨询向多元治理服务延伸,形成“法治引导、纠纷调解、普法宣传”三位一体的服务格局。  

法治引导员:法律顾问深度参与村(社区)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建立事前风险防范、事中合规把控、事后评估完善的全流程动态化审查机制,为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提供专业法律意见。2024年,村(社区)法律顾问累计审查“三资”合同1981份,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规范化建设。

矛盾调解员:依托“智慧法务”终端和线下调解机制,法律顾问运用专业法律知识化解土地权属、邻里纠纷等矛盾96宗,筑牢基层社会稳定防线。  

普法宣传员:结合“百千万工程”政策解读、重要节日节点,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广场普法活动等特色普法,累计覆盖群众超万人次,推动法治意识融入乡村文化肌理。

配图.jpg

机制革新:构建法治服务长效保障体系  

为确保服务质量,区司法局创新“制度规范+动态管理”双轮驱动机制。  

制度筑基:在县(区)级层面率先出台关于规范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管理的两个规范性文件:《韶关市浈江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管理办法》和《韶关市浈江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检查评估实施办法》),并配套下发《关于完善浈江区村(社区)依法决策机制推动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韶浈法治办〔2023〕15号)和《关于印发<韶关市浈江区司法局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督导检查方案>的通知》,同时,针对配套下发的两份文件组织司法所开展针对性培训。

机制创新:推行“三单”工作法(群众下单、司法所派单、法律顾问接单),通过《精准法律服务清单登记表》实现需求精准匹配。

能力提升组织司法所开展专题培训,强化法律顾问业务能力,同时建立“线上+线下”服务矩阵,建立101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掌中享”专业法律服务,实现法律咨询全天候响应。

展望未来:以法治之力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区司法局将持续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一是聚焦乡村振兴,针对性开展“法治护航乡村振兴”行动,强化涉农法律服务供给,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法治指导。二是强化过程督导,建立每月常态化指导督查机制,全面规范辖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三是严格考核评估,组织实施2025年度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考核评估工作,确保服务质效提升。

“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需要法治力量的持续注入。区司法局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深化基层法治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让法治之花在乡村沃土绽放新光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