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先锋”助力浈江关工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心下一代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近年来,浈江区委注重“银发先锋”队伍建设,积极发动离退休党员干部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他们以“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助力青年成才,关爱少年成长,为浈江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选优配强班子,提振“五老”工作信心
班子强则队伍强,浈江区委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采取“一级关心一级、一级支持一级”的办法,着力选优配强关工委领导班子,不断优化区、镇(办)关工委组织机构,结合区、镇(办)换届,调整充实了各级关工委领导机构。
一是配强关工委工作班子。区委副书记兼任区关工委主任,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任第二主任,区关工委驻会班子平均年龄62岁,由热心关心下一代事业、有奉献精神、德高望重、相对年轻的退休领导干部担任。全区9个镇(办)均实现了关工委主任由一名副书记兼任,第二主任由组织委员兼任,驻会执行主任全部配备到位。
二是精心打造“五老”团队。“五老”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力军。为发动“五老”参与关工委工作,浈江区广泛宣传“五老精神”,积极从各单位、各岗位退休离岗干部中选配专业人员充实到关工委队伍中,他们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农业专业知识及法律普及等方面发挥了专业优势。
三是选树典型,激励老干部继续发光发热。表彰一批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建言献策、出谋划策、作出贡献的老干部,集中精心表彰奖励,近年来,共表彰“五老”人员12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见贤思齐、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致力纾困解难,让农村青年创业安心
青年是创业创新的生力军,浈江区关工委注重农村青年人才培养,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培育了大批“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青年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一是加强组织引领。为推进创业青年的培养和互助,2004年成立了创业青年联谊会,至今已经历19个春秋,会员保持在50人以上。2008年组建了创业青年联谊会党支部,坚持党员带团员,一代引领一代的方式,激发农村青年家国情怀,培养并吸收31名青年团员加入党组织队伍,壮大党组织队伍,并将17名青年党员培养成农村带头人、村干部等,其中6人当选为村支书,进一步激发创业青年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热情。
二是强化培训引育。每年举办1期创业青年培训班,通过走访调研,精心策划培训课程,坚持聘请院校教授与当地“土专家”相结合,邀请职能部门“内行”领导授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讲好政治理论知识,又传授科学知识和操作技术。同时,开展农业专家进村入户送科技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果园、蔬菜大棚、养殖场等,面对面的实施技术指导200多次,提供技术信息50多项,解答急、难技术问题100多个。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为帮助农村创业青年发展创造条件,区关工委积极协调创业基地道路建设事宜,有效的解决了农村青年创业过程中道路不通的问题,让农村交通成为群众致富奔康的希望路。多年来,共架桥修路30多公里,总投入资金近2千万元。
注重“红色”浸润,激发青少年爱国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浈江区关工委及其老一辈党员同志尤其注重青少年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和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一是广泛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发挥离退休党员力量,通过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观好红色电影、写好主题征文等“四好”举措推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先后开展了“中华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演讲活动和“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主题读书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实现全区各中小学全覆盖,推动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深入基层进行“红色”宣讲。发动“五老”中的老党员、老教师深入社区、中小学校开展宣讲活动,用自身经历教育引导激励广大青少年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近年来共开展“红色”宣讲170余次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8.6万余人次。
三是筹措资金开展“爱心助学”。积极推进实施“爱心助学”、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引导创业成功的青年、爱心人士关心关爱边远镇村青少年,精准帮扶600多名困境青少年、困难大学生、农村留守儿童,累计发放各类资金10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