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概算约605.47万元!浈江区将建设4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强农固基,治水为先。浈江区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围绕水毁工程修复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粮食生产安全和防汛抗旱保驾护航。
加强统筹领导,提前部署谋划
浈江区利用水务部门并入农业农村部门的特殊优势,在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试点工作中有效畅通了两个领域沟通联络机制,两个部门一套班子统筹调度有力有序,能够充分结合农村工作基础和水利工作专业要求,对全区干渠、支渠、斗渠、毛渠等以及山塘、水库进行排查和项目谋划,全力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同时,结合当前撂荒耕地复耕整治工作,对部分因缺乏水利设施导致撂荒的片区,提前谋划小型水利工程,尽快实现复耕。
明确任务目标,确保工程质量
截至目前,2022年度4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浈江区花坪镇白芒林新山塘、犁市镇松树山塘修复工程,浈江区犁市镇大村上坝陂陂头、大将陂陂头修复工程,浈江区鹅颈村灌溉泵站及渠道工程,浈江区十里亭镇腊湾灌溉渠道修复工程)均已启动建设,预计均可在2023年2月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概算约605.47万元。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浈江区犁市镇、新韶镇,涉及梅塘村、大村村、溪头村、黄竹村、东山村共5个行政村,建设规模5772.00亩,项目总投资1731.60万元,现已完成53%施工进度。浈江区还统筹谋划了浈江区病险山塘水库及残旧水利设施修复工程、浈江区西牛潭水库灌区改造工程两宗农田水利工程,现已完成可研报告,其中西牛潭水库灌区改造工程已完成立项。
加强施工保障,强化措施落实
浈江区坚持“工作有机整合”,结合2022年6月洪涝灾后水毁工程修复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试点工作开展,将受灾损毁较严重、建设条件较成熟、修复效能较明显的灌渠、山塘等纳入应急抢险工程建设计划,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程序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合理精简工作流程,提高施工效率,抢抓建设工期。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项目所在村委、村小组,积极沟通对接村民,深入了解片区山塘、灌渠实际运行情况,综合考虑规划设计、片区实际、村民意愿等对工程动态微调,确保建成修复后发挥实际效益。坚持“挂图作战”,制定建设任务分解清单和月度计划,按照2023年2月前全面竣工的总时间节点以及项目具体建设作业量倒排工期;要求施工单位增加施工作业面,上足人员和机械,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