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浈江区新韶镇退役军人服务站
工作情况
新韶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指导下,以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为目标,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实效,团结退役军人,满足退役军人以及其他相关主体的正当需求。在为退役军人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规律,不断改进服务方式,确保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实效性。
一、基本情况
(一)提高站位,高位推进
我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退役军人服务领导小组,把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工作列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议程,各项工作得到高位推进。
1.镇村服务站设立情况。新韶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于 2019年7月挂牌成立,属正股级事业单位。现有工作人员2人,其中 1名士官转业的事业编制人员担任服务站负责人,1名合同制办事员。辖区内设东河、黄金村、东联、莲花、府管、大陂、侯山、石山、陈江、东山、黄浪水、水口12个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和韶东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分别由村(社区)书记担任服务站站长。
2.镇村服务站开展工作情况。服务站成立以来,一是完善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牢记他们光辉的过往;二是强化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便捷性,保障他们舒适的现在;三要重视发挥退役军人才能,不忘他们未来的发展。经统计,截至 2021年9月10日,新韶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录入全国信息采集系统共475人。现有在册优抚对象95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3人(残疾军人)、33 名参战涉核人员、51 名60 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
(二)交通便利,文化深厚
新韶镇位于浈江区东北部,东邻曲江区大塘镇,南至市区韶瑶路与车站等街道相连,西接浈江区东河街道辖区,北与仁化县大桥镇相接。辖区内有韶关学院、韶关高级技师学院、南方高级技师学院、韶关市一中、韶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韶关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和东联水产品市场、华南农产品批发市场、鑫金汇等多所中、高等院校和大型商贸企业,南韶高速、国道323线、大学路、莲花大道和京广铁路、韶赣铁路等重要交通路线经过我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浓厚,是我市城市“东进”战略的重要发展极。交通的便利和文韵的深厚为我镇退役军人各项权益的保障和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助力我镇拥军优属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红色土地,英烈辈出
新韶镇红色底蕴深厚,其中府管、东联、莲花三个村是“革命老区村”,现有6位烈士,其中叶发青、叶凤章和陈异峰是我党较为早期的党员,叶发青是中共六大广东唯一的农民代表,2020年收录为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叶凤章在1927年12月与率领南昌起义军一部进驻韶关的朱德同志取得联系,积极发展农会组织、开展革命,一门忠烈,肝胆照人,一家三代六口为党的伟大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陈异峰烈士政治方向明确、意志坚定,宁死不屈保守党的秘密的故事为后人传颂。
解放后,新韶人民继承和发扬英烈精神,为部队输送了大批的有志青年,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了青春和热血,其中有11人荣获三等功以上荣誉,为新韶这片红色的土地增光添彩。这些优秀的新韶子弟兵退役后,投身到地方的建设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二、主要做法
自开展全国乡镇示范站和广东省星级示范站创建工作以来,新韶镇高度重视,以国家和广东省示范评定标准为准则,以创建全国乡镇示范站和广东省星级示范站为目标,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扎实推进全国乡镇示范站和广东省星级示范站创建工作。
(一)完善各项数据,健全退役军人档案管理
针对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归档工作存在缺失和漏洞、数据库建设滞后、安全管理工作薄弱等问题。为了集中反映退役军人在参军期间的个人表现、个人经历、任免、奖惩、履职等情况,更好地落实军委政治部、中央组织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以及其他部门关于退役军人的政策,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的获得感,我镇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完善各项数据。一是完善退役军人档案归档工作,及时发现并完善资料递交中产生的漏洞,更好地确保退役军人档案的全面性;二是强化退役军人档案数据库建设,按照数据库建设的要求对退役军人档案进行精细化分类,对档案资源进行查找和挖掘;三是重视退役军人档案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加强事前防控,有效抵御风险,做好退役军人档案的备份工作,做好事后防控,避免档案数据丢失。
(二)创新部门联合办公,优化退役军人服务流程
1.镇村书记亲力亲为。为了更好地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工作,新韶镇党委及时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及时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镇退役军人主要工作。选优配强战斗力量,新韶镇退役军人服务编制 1人,现到岗工作人员 2人,编制人员到位率 100%。辖内“12 村 1 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都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至少 1 名村(社区)专干负责退役军人具体工作。至少 1 名村(社区)专干负责退役军人具体工作。
2.退役军人服务站和人武部合署办公。在部门大调整中,将各个部门之间有机结合,创造了“人民武装部+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新韶模式,实现了从入伍到退役“一站式”“闭环式”服务。
3.多部门联动,共同配合。为了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工作,我镇实行全镇统筹,多部门联动,密切联系派出所、党建办、公共服务中心、卫生院等部门,在户籍管理、组织生活、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实现了无缝对接和服务的全覆盖。
4.“代办”“上门办”和“首办责任制”等模式深入人心。为了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了军人军属办事过程中的满意度,我镇坚持以军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创造性地开展了“代办”“上门办”和“首办责任制”等服务模式,工作人员带着感情为退役军人服务,耐心倾听退役军人军属的诉求,认真详细记录,建立台账,如实反映退役军人的意见和要求,做好政策、法律、法规的解释和思想疏导工作。为军人解决后顾之忧,组织开展对退役军人走访活动,及时掌握情况变化和困难需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春节、建军节等重要节日,采取送慰问金、慰问品等形式,对重点优抚对象和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进行慰问。
(三)助力地方发展,发挥退伍优势振兴乡村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带动,人才就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力。退役军人在军中掌握了过硬的本领,磨砺了坚韧的意志。正是我们新乡贤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我镇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为乡村发展与乡村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进一步带动我镇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
1.积极推荐各村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领导班子。现我镇 7个村共有 10 名退役军人担任村干部,其中担任村委书记、主任的有3人。
2.壮大基层党员队伍。引导新转入的退役军人党员和退役返乡的退役士兵组织关系的转接,及时编入所属党组织;协助村(社区)党组织加强日常教育管理,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3.组建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为了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我镇组建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这支志愿服务队组建以来,积极参加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的“创文”“巩卫”和疫情防控等工作,尤其是在今年的新冠疫苗集中接种工作中,退役军人志愿者们克服了天气热、服务时间长的困难,成为疫苗接种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今后工作思路
在今后的为军人军属的服务工作中,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指示,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指导下,努力围绕创建全国乡镇示范站和广东省星级示范站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工作标准和服务质量。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接下来,我们将以本次创建为起点,一是高质量完成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二是高效完成退役军人安置移交工作;三是用心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为退役军人军属解决各类问题;四是将退役军人慰问工作常态化,让退役军人和烈士家属时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怀;五是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作用,努力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浈江区新韶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场地建设组图
退役军人服务场所图片
退役军人服务场所图片
退役军人服务场所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阅兵、接见退役军人模范代表
十大英模画像
新韶镇退役军人荣誉
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图片
“八一”新韶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到参战退役军人赖汉民家中送上慰问金
新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宇锋带队慰问浈江区武装部
新韶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与入伍新兵合影留念
“八一”新韶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到退役军人陈金文家中送上慰问金
“八一”期间广东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柏秀光、陈思颖两位同志到新韶镇府管村进行工作调研,浈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叶伟国局长、谭振兵副局长陪同调研。
清明新韶镇退役军人志愿者组织到烈士叶发青故居缅怀参观
“七一”新韶镇退役军人志愿者组织到粤北红军纪念馆参观
组织镇退役军人党史学习
退役军人义诊活动
退役军人志愿者维持疫苗接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