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浈江 > 观光旅游 > 旅游简介

文旅融合,浈江走出一条新路!

2024-09-02 14:37:50
来源: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分享:

浈江区深刻把握“百千万工程”精髓,以“文化赋能旅游,旅游彰显文化”为核心理念,全力推进文旅文创深度融合,特别是在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项目上成效显著。秉持“尊重历史,复原风貌”,不仅保留了古朴风貌,还赋予了新时代的教育与文化内涵。今年,该基地荣获“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为浈江区文旅融合及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文旅新路线

浈江区深入挖掘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的文化价值,依托私立岭南大学、东吴大学等旧址的深厚积淀,通过铜哨、校徽等历史遗物,生动再现历史人物风采,彰显华南教育辉煌。为激活这一文化资源,浈江区秉持“盘活闲置、完善配套、提升风貌”的原则,采取“政府引领+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已斥资逾4700万元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涵盖食宿、会议、民宿及人才服务等全方位配套,并预留1300万元用于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升级,旨在打造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区域,能高效承载500人以上规模的研学及活动需求。同时,投入超6000万元全面升级乡村公共服务,涵盖历史遗存修复、环境美化及村容整治,不仅提升了研学基地的活化利用效能,还带动了周边村落的协同发展,为犁市镇的乡村振兴与典型镇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造品牌,重塑旅游体验新标杆

浈江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基地自2023年开放以来,成功策划并执行了包括“铭记革命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研学活动及“五个一”文明实践结对共建在内的40余场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精准诠释了“百千万工程”的精神实质,还广泛弘扬了岭南教育的深厚历史底蕴,为浈江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文化活力。通过巧妙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推出“再见岭南在粤边”“玉清书院学国学”等特色课程,并巧妙融合丹霞机场的自然奇观与韶关市茶花森林公园的生态美景,打造了一系列融合拓印体验、国学礼仪、投壶游戏及建筑复建等多元互动环节的研学旅游线路。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已吸引1.8万人次研学游客的青睐,基地的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持续攀升,成为推动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精准施策,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浈江区将文化旅游业精准定位为“百千万工程”的关键驱动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强力助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一是通过向村集体免费提供商铺资源、规范农产品销售模式等举措,成功激发乡村集体经济活力,为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显著增强了农村经济内生动力。二是基地建设直接创造了近20个就业岗位,涵盖解说、安保、保洁等多个职务岗位,为村民增收超过46万元,计划随着基地规模的扩大,将吸纳更多劳动力,促进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与创收。三是积极塑造特色文旅品牌,如在基地园区设产品展销区,推广“新韶九章”手信礼盒与“衣冠载道”孔府旧藏汉服等文创产品,深化文旅融合。四是在市场化运营层面,区属国企公司发挥引领作用,与6家知名旅行社及餐饮企业达成合作,有效引入社会资本,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了浈江文旅产业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茶花森林公园.jpg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1.jpg犁市镇中心小学学生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开展研学活动1.JPG“孔子密码”主题研学巡展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jpg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