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教育局关于征集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拟更名为韶州小学意见建议的通告
根据市委书记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和韶关市教育局的指导意见。浈江区教育局召开了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更名工作意见征集会,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参加会议,积极建言献策。经综合考虑,我局拟将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更名为韶州小学。缘由如下:
一是韶关市和平路小学历经百年,是一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办学理念新、社会声誉好的品牌学校,更名有利于推动我市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运用,进而在教育领域中提升韶州古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冠以“韶州”二字,有助于将学校进一步打造成为区域标志性代表小学,擦亮“韶州”品牌,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莘莘学子心中扎根,传承历史,继往开来。
综上所述,我局拟将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更名为韶州小学。现面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时间5个工作日,即从2019年7月29日起至8月2日止,请广大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共谱教育发展新篇。(联系邮箱:sgzjkjj@163.com,联系电话:0751-8916824)
附:韶关市和平路小学简介
韶关市浈江区教育局
2019年7月26日
韶关市和平路小学简介
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学校的前身是清末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7年) 韶州府开办的曲江书院,曲江书院是官办的,据称所收书童均为县学秀才,其生源质量自然雄冠一方;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8年)改办为官立高等小学堂;1912年民国成立后,改学堂为学校,在现今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校址上(始巷头)兴办的是韶州武城镇小学,这也是一所官办学校,显露出其在生源、师资、设备、质量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改名为韶关市第一小学,是韶关市第一批重点小学;1986年韶关市实行分区管理时,更名为韶关市和平路小学。但无论何时何名,该学校校址一直未迁,官办的性质一直未改。伴随时代变迁的步伐,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资质深、文化底蕴厚、办学理念新、社会声誉好的现代名校。
学校占地面积545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361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教育教学设施完善。全校有3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以及两条60米塑胶跑道;设有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英语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科学实验室、电脑室、录播室、多媒体电教室、数字化语音室、创客工作室等25间功能室,全校每班装配了电教平台,学校电教、仪器、图书设备均按省一类配备,达到了省规范化学校的标准。
学校现有高年部、低年部两个校区,有35个教学班,学生1702人。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86名专任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3 人,本科学历67人,大专学历19人;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市级名校长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1人。
近几年,韶关市和平路小学以“打造平和文化特色,培育智慧幸福和平人”为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进一步丰富“平和卓越文化”的底蕴内涵。“平和”的内涵追求,是一种文雅、高雅的境界。“平”的取义是“淡泊、平静、宁静”,引自诸葛亮《诫子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用以传承百年老校的文化。学校地处韶关闹市中心,应诫世风浮躁,闹中取静,施教平心静气,求学心平气和,教育传承方能宁静致远;“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文化内涵是“和睦和谐、和顺和美,和而不同,张扬个性, 追求卓越”。基于百年老校历史传承和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彰显卓越”的价值追求,学校确立“平和中求卓越,卓越中显平和”为校训,就是“以人为本”,弘扬“认真做人,踏实做事”核心内涵,引导学校、老师、学生走向成功,并从成功中走向卓越。
近几年学校承担20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获突出贡献奖;全国 “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学习社区与古诗词学习专题研究》和《山区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获国家级优秀奖;省级课题《诵读古诗经文经典 ,营造儒雅书香文化》、《传承经典文化 打造书香校园》、《打造平和文化特色,培养智慧幸福的和平人》均荣获广东省课题成果奖。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的各项业务比赛中360多人次获奖;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700多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百社千校书香童年阅读示范学校、广东省优秀职工之家、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诗歌教学示范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广东省书香阅读特色学校、韶关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韶关市校本教研示范单位、韶关市安全文明校园、韶关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韶关市红旗大队、韶关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试点学校、韶关市羽毛球特色项目学校等。
附:韶关市和平路小学历任校长
李达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韶州武城镇小学校长、1950年-1959年7月韶关市第一小学校长)
张国强(1959年8月-1960年7月韶关市第一小学校长)
李惠芝(1960年8月-1970年7月韶关市第一小学校长)
吴国明(1970年8月-1971年7月韶关市第一小学校长)
陈本开(1971年8月-1972年7月韶关市第一小学校长)
王继芬(1972年8月-1976年7月韶关市第一小学校长)
冯家菊(1976年8月-1979年7月韶关市第一小学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
胡连英(1979年8月-1986年7月韶关市第一小学校长)
丘文贞(1986年8月-1991年7月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校长)
胡 坚(1991年8月-1992年7月韶关市和平路小学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
梁华开(1992年8月-1999年7月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校长)
陈韶明(1999年8月-2004年7月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校长)
李国丽(2004年8月-2014年12月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校长)
陆建新(2015年1月-至今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校长)